南京也有賣的,用澱粉取代了黃豆,但是否違規沒判定標準
元旦春節將至,食品安全問題備受重視。 近日央視才爆出人工假雞蛋的新聞,最近湖北等地又曝出有不法工廠生產“人工合成豆腐”,並在市場上銷售。 記者昨天在採訪中了解到,其實,南京市場上也有不含黃豆或僅含少量黃豆的“合成豆腐”在銷售。
那麼,這種人工合成豆腐到底是不是豆腐,對人有沒有危害呢,我們在購買時又該怎麼辨別呢? 記者對此進行了了解。
什麼是傳統豆腐?
傳統的豆腐是用大豆磨成豆漿,再加入石膏,採用點鹵的方法製成,含有優質蛋白,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生、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
什麼是合成豆腐?
而人工合成豆腐則是用大豆分離蛋白、變性澱粉和白色素攪拌沉澱製成。
據了解,大豆分離蛋白是以低溫脫溶大豆粕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蛋白類補充品,常應用於飲料、營養食品、發酵食品等食品行業中。 變性澱粉是一種改性的可食用澱粉,而“白色素”是一種無毒、無味的白色粉末,常用於食品增白。 這種用大豆分離蛋白製成的豆腐有點類似冰凍豆腐,含有豐富的氣孔。
總之,這種豆腐雖然口感沒有特別不適,但它不僅沒營養,還添加了色素和食品添加劑,多吃無益。
那麼消費者到底應該怎樣辨別真假豆腐呢?今天讓專家來教教大家三個辨別技巧。
一看:取一塊豆腐在散射光線下直接觀察。 傳統豆腐呈均勻的乳白色或淡黃色,稍有光澤。 而人工合成豆腐因為加入了白色素,比起傳統豆腐要白得多,而且比較無光澤;也可能內有水紋、氣泡、細微顆粒等。
二摸:傳統豆腐用手按壓可以感受到一定的彈性,而且軟硬適度。 人工合成的豆腐切面處會比較粗糙,質地不細膩,彈性較差,且沒有白色豆腐液體流出。
三聞:在常溫下直接嗅聞其氣味。 傳統豆腐是以大豆為原料製成,有大豆的香味。 而人工合成豆腐是用大豆分離蛋白製成,氣味很淡,甚至有化學藥劑的味道。
●最新消息
蘇州豆腐武漢被“合成”主要原料竟是添加劑
使用大豆分離蛋白、變性澱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並假冒外地品牌生產銷售。 日前,蘇州一公司生產的豆腐竟然在武漢被造假。
而讓工商人員驚訝的是,假冒產品上除了廠名、地址衛生許可證號等與該公司產品一致外,外包裝袋上還有其正宗產品獨有的激光防偽標誌。 “這套激光製版機價值在800萬元左右,可見提供包裝袋的印刷廠規模相當大。”蘇州廠方人員楊帥鋒表示。
接到舉報後,武漢工商部門徹夜進行查處。
一名周姓工人交代,現場將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油、變性澱粉、鹽、味精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用攪拌機攪拌,然後加入冰塊和色素繼續攪拌,盛入模具盒後放入蒸櫃蒸熟,最後是封包裝。
與通常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的豆腐不同,此次查處的假冒他人品牌的豆腐可以說是合成的,那麼,其所用的添加劑是否有害呢?
記者看到,這種豆腐有點類似冰凍豆腐,含有豐富的氣孔。 據了解,大豆分離蛋白是以低溫脫溶大豆粕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蛋白類補充品,常應用於飲料、營養食品、發酵食品等。 變性澱粉是一種可食用澱粉,而“白色素”是一種無毒、無味的白色粉末,常用於食品增白。
1 2 下一頁
- Dec 30 Thu 2010 06:21
多個地區發現合成假豆腐續專家稱難判是否違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