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門”

  一份學歷涉嫌造假,一位在職場高高在上的“萬人迷”轟然倒下——不僅偶像光環灰飛煙滅,還引發了一場關於誠信社會和成功標準的激烈討論。

  2010年7月,“打工皇帝”唐駿遭遇學歷造假質疑,他曾就讀的美國西太平洋大學被認為是一所專事文憑買賣的“野雞大學”。 “學歷門”引發輿論嘩然及網民圍剿,並迅速演變成一起公共事件。 大批名列成功人士的“校友”被曝光;“挺唐派”遭到一致批判;更有網民以公民身份向公安機關舉報。

  雖然之前國內各類造假事件層出不窮,但此番當事者以代表精英階層的大眾偶像為首,直接動搖了全社會的價值判斷。 “學歷門”映射出對精英的盲目崇拜,以及“成功至上”準則背後集體性的浮躁投機心理。 公眾因此開始反思成功標準的定義,呼籲誠信制度的建設。 這種旗幟鮮明的態度令造假者感受到恐慌。 “學歷門”事發一周內,就有上百位名人集中上網更改學歷信息。

  唐駿當然不會是“學歷門”的終結者。 但我們堅信,公眾對誠信制度的迫切需求將大力推動制度建設的進度,不會回頭。

  “給力”

  “給力”或許是2010年最炙手可熱的新詞,躥紅的速度和力度都高居熱詞榜榜首。

  有媒體考證,“給力”一詞最早出現於今年5月上傳網絡的一段日本動畫片。 “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師!”大學生配音組的無心插柳,卻得到了網民的熱捧。 其首次廣泛應用發生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賽期間。

  “給力”或“不給力”,言簡意賅又傳神,旋即風靡網絡。

  如果僅限於此,那隻是網民的“自娛自樂”。 11月10日,“給力”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標題中,引發輿論強震。

  “《人民日報》太給力”被多重解讀,比如大眾有創新能力、官方順應網絡潮流等。 不可否認的是,網絡已成為公民表達意見、參與社會管理最便捷的方式。 公民的網絡話語權和影響力都日益趨重。 官方主動親近網絡,既彰顯了網絡民意之強大,之不容忽視,亦體現了社會的進步。

  今後,與社會熱點密切關聯的網絡語言“轉正”,或將成為不可遏制的潮流。

  “我爸是李剛”

  “我爸是李剛”,2010年網絡最火爆流行語之一,但同時,也是含義最沉重的流行語之一。

  10月16日,河北大學校園發生醉駕撞人交通事故。 肇事的“官二代”在面對學生圍堵時,高喊“我爸是李剛”。 這個“官二代史上最強音”迅速成為傳媒和網民關注的焦點,並最終演變成一場全民娛樂“李剛”的黑色幽默。

  微博推出“我爸是李剛”造句大賽,短短幾天就有36萬多條“造句”;唐詩宋詞、打油詩、廣告語都出現了“李剛版”;歌曲、視頻、小說等各種“李剛衍生品”鋪天蓋地。 全民娛樂“李剛”,是因為這個關鍵詞擊中了公眾的“死穴”:對特權階層的強烈不滿、對司法公正的極度渴求。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網上娛樂“李剛”如火如荼,網下目擊證人卻噤若寒蟬。 指責公眾缺乏公民責任感並無意義,噤聲的真正原因不難明了。 “娛樂李剛”固然是聲討和抗議,卻也是退而求其次的無奈。 而且,戲謔越重,越讓人悲哀憤怒。

  要實現真正的公平正義,依舊任重道遠。

  “荒時代”

  2010年是個“荒時代”:民工荒、就業荒、血荒……

  每一“荒”都事關民生大計。 專家說“荒時代”是社會轉型期陣痛的體現,“民工荒”暴露了勞動契約的不公平;“就業荒”源自全社會根深蒂固的就業觀;“血荒”則直指信任危機。

  其實每一“荒”都是一場博弈。 “民工荒”是民工與僱傭者、與就業環境之間的博弈,在無力改變不公正的勞動契約、基本權益得不到良好的保護時,一些民工以放棄來表達抗議。 “就業荒”是一場多方博弈,求職者與招聘方、教育體制與用人機制、薪酬與物價。 “血荒”與其說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不如說是公眾與社會腐敗的博弈,正是腐敗給公眾造成的切膚之痛,令公眾對無償獻血制度充滿疑惑。

  “荒時代”是把雙刃劍,它是社會實際狀況的縮影,暴露了矛盾,但也讓我們看到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公眾對個人權益保護的訴求。

  “轉型期陣痛”無法將各種矛盾一語帶過。 只有完善健全的製度才能遏制“荒時代”的再現,令全社會不再人心惶惶。 解決問題就意味著社會進步。

  “織圍脖”

  2010年,中國的微博用戶呈現海量的爆發式增長。 短短百餘字的“織圍脖”搭建出一個公共意見平台,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織圍脖”的優勢顯而易見:即時、互動、低門檻。 作為一個相對平等開放的公民媒體,在微博上,公眾意見得到相對自由的表達,信息得以高效快速地傳播和回應。

  事實上,本年度幾乎所有重大社會事件都與微博息息相關。 作家被拘、唐駿“學歷門”、方舟子遇襲、校園飆車案……很多時候,微博是新聞發源地,是事件直播間。

  更值得關注的是,微博所傳遞的公民意見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事件的進展。 最典型的案例是“宜黃自焚事件”,從事件直播到後續追踪,引發萬眾圍觀,強大的群體聲音最終令事件以順從民意的方式解決。

  這是“圍觀”的力量。 和早期明哲保身的“打醬油”不同,“圍觀”意味著關注,而非路過。 它可能在不經意間促成了公共事件的發生,最大程度地動員群眾並喚醒公民意識,讓公眾自發地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影響公共決策。

  微博的力量也在改變官方。 一些政府機構先後開設微博,將其作為政務公開和便捷交流的窗口之一。 有評論認為“圍觀”的強大昭示的是製度法律“不給力”。 但從社會發展看,民意推動政府一小步,是個不錯的開端。

  “織圍脖”,讓2010年比往年多了一些溫暖。 (林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怪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