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看不到雪了!”24日,北京一家報紙的氣象專版赫然印出這樣的標題。 2010年的年終歲尾,當全國各地陸續迎來不同程度降雪的時候,北京還在為首場雪何時飄落傷透腦筋。 氣象專家說,北京未來一周都是晴天,無雪,這種情況在最近22年裡從未有過。

  比氣象部門更急的是水務部門,整個城市被乾燥的空氣包裹,兩個多月無有效降水,對這座20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意味著什麼? 即使11月份完成了從周邊省份輸水的工程,也不夠北京一個月的用量。

  水,北京之困。 水,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珍貴。

  連續12年干旱少雨地下水位採用已到極限

  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訴記者,北京境內沒有大江大河流過,因此用水難以擺脫靠天的局面。 一般情況下,主汛期的降水能占到北京全年降水的1/3甚至更多,然而今年汛期的平均降水量為52毫米,僅為常年同期的25%,為1960年以來最少。

  北京水務部門也認為,自1999年以來,北京進入明顯的少雨時期。 粗略估算,北京10年少降了200多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20個密雲水庫的蓄水量。

  氣象部門監測顯示,2010年1月以來截至9月30日北京平均降水量為463.1毫米,比近十年均值偏少44.8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31毫米。 北京市部分地區土壤有不同程度的旱像出現,其中東南部地區存在中旱,局部地區達到重旱。

  郭文利告訴記者,儘管10月份有一些降水,但對水庫蓄水幾乎沒有幫助。 “要改善水資源缺乏的狀況,從氣象上說,主要是靠汛期夏季的強降水。”

  來自北京市水務局統計,北京每年需水量達到37.9億立方米,除了水庫儲存等因素外,尚有17.9億立方米的缺口。 “北京的水資源非常緊張,缺水的問題已經變成了常態。”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張彤表示。 據了解,目前維繫首都人口的水資源利用量的2/3都來自於地下水。 可是,由於開採過度,地下水水位已嚴重下降。 在2014年南水北調工程完成之前,北京還要繼續抽取地下水,預計地下水位將下降到平均30米左右。

  水問題專家王建表示很多地下水歷經千百萬年形成,其補給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一般作為戰備水源,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 但事實上,北京已提前支取,“在用水極度緊張的情況下,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抬高企業准入門檻從根本控制人口增長

  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玉華認為,北京缺水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 近22年的用水數據顯示,作為以往的用水大戶,工業和農業的用水量呈現大幅下降,但大生活用水卻在迅速增加。

  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副主任何建平認為,大生活用水量的快速增多,與城市人口增長和建築面積擴大及服務業快速發展有密切關係。 據了解,大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日常用水及賓館、餐飲等用水。 此外,滑雪場、洗車店、洗浴中心等用水也統計在生活用水之內。

  在國務院批复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明確提出,北京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 但根據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合理調控城市人口規模專題調研組的報告稱,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實際常住人口總數為1972萬人。

  人口的增長正在嚴重透支北京的生存基礎,而這種缺口還可能繼續增加。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侯東民表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對人口猛增的癥結及調控缺乏準確的認知。 “人口過快增長是某種經濟增長方式的結果,矯正此種局面表面上是指向人口管理,實際上主要措施必須指向經濟管理的改善。”

  侯東民指出,企業准入應是落實城市定位的根本保障。 然而首都獨特的區位優勢對外界有強大的吸引力,工商登記基本照單全收,企業增速降不下來。 若以可能犧牲一點GDP增速為代價,有力地約束企業准入,加上舊有企業升級及配合其他方式,戳破北京人口增長泡沫並非難事,也是在水資源危機下不能不採取的措施。

  也有專家指出,服務業中的高耗能行業也應列入退出計劃,相關部門對服務業耗能的審批也應該制定標準並嚴格執行,引導第三產業科學發展。

  居民節水加大宣傳行業用水規範更細化

  “不節水只會加劇矛盾。”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育華說,2014年南水北調只給北京解決10億立方米水,不可能完全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除了靠天,還得靠自己。”

  據了解,北京對農業、工業用水可以採取了一系列強制措施,但是對待居民用水卻沒有更好的辦法。 北京市節水辦統計調查顯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存在不少隱性浪費,目前,城區居民每戶月均用水量在8噸左右,月用水量超8噸的用戶超過了50%至80%不等。 北京城市節水專項執法分隊隊長李士嶸認為,首先要轉變消費者和經營者的觀念,不是有錢了水就可以隨便用。

  同時,現行的法規政策存在著處罰力度不大、規定不夠細化等弊端。 例如對洗浴場所用水設施失修、失養導致浪費用水,按現行法規最高只能處罰1萬元;使用明令淘汰用水器具的,每件也只能罰款100元。 對企業來說,這些罰款簡直是九牛一毛。 而很多違法行為,又因隱蔽性太強而很難獲取證據。

  據悉,北京正醞釀修訂《北京市節約用水辦法》。 規定,將禁止開辦高檔洗浴業、以水為原料的生產企業、滑雪場、高爾夫球場以及月用水量超過5000立方米的戲水、遊藝經營場所等高用水企業。 在用水應急措施中,一旦本市發生供水突發事件或者在用水量達到日供水能力90%時,經政府批准,應當停止這些用水企業的生產經營用水。

  對於新的用水項目審批,相關部門製定本市產業投資項目指導目錄和限制發展項目名錄,限制落後、耗水量高、用水效率低下的產業項目。 列入這一名錄的,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技術監督檢驗部門均應對其有所處置。

  修訂版中還增加了多條獎懲條款,例如用水單位未按規定進行水量平衡測試或發現浪費用水不及時整改的,由節水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扣減用水單位30%以下的用水指標等;單位或個人舉報浪費用水的行為,將獲得獎勵等。 (賴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怪怪大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